台鐵普悠瑪6432列車出軌翻車,造成震驚全國的18死187傷慘劇。正當外界聚焦車速是否因ATP列車自動防護系統關閉而過快釀禍,《壹週刊》接獲爆料指出,有問題的不只是列車本身,恐怕連底下的鐵軌也有問題,因為台鐵新買的軌道檢測車已決標超過兩年,卻遲遲無法驗收上線使用,讓全台總長度超過1000公里的台鐵鐵軌,品質安全猶如不定時炸彈。
這次普悠瑪翻車事件,除了吊起的破碎車體模樣嚇人,一幕彎曲翹起的鐵軌如武士刀般插入車廂,也讓人怵目驚心。有台鐵人士向《壹週刊》表示,事發至今,外界除討論該班普悠瑪是否在駕駛尤振仲操作下關掉ATP外,台鐵鐵軌品質也開始被檢視,然而台鐵唯一一台負責把關鐵軌安全的軌道檢測車,卻出現老舊不堪、青黃不接的情況,令人十分憂心。
一名交通部官員告訴《壹週刊》,這次普悠瑪翻車事故所透露出的結構性問題,並非卸責之辭,因為東部對外交通,主力就是普悠瑪和太魯閣列車,而這兩款列車特色都是傾斜式列車。
傾斜式列車是靠車身傾斜來抵銷離心力,對於軌道的作用力相對加強,如果軌道剛性不足就會增加金屬疲勞的風險。偏偏現在一票難求,地方不斷透過民代等關係,要求台鐵加開列車,軌道使用程度自然爆增。倘若鐵軌在過度使用下發生出現瑕疵,又沒有檢測車巡軌充當最後把關,對於行車安全的影響不難想像。
普悠瑪翻車事故中,彎曲的鐵軌宛如武士刀般插入車廂,讓人怵目驚心。(翻攝台東臉書災害通報)
普悠瑪翻車事故中,彎曲的鐵軌宛如武士刀般插入車廂,讓人怵目驚心。(翻攝台東臉書災害通報)
知情人士表示,原本台鐵使用的軌道檢測車是美國Plasser American Corp.公司出產的EM80,因造價昂貴,全台鐵只有唯一一輛,平時就環繞全台,負責檢測總營運里程超過1000公里的台鐵鐵軌。但自1980年使用至今的EM80,使用年限只有30年,期間台鐵雖然於2002年曾進行升級計畫,改裝為無接觸軌道掃瞄系統,但延用至今仍嚴重超出使用年限已8年。
直到2015年,台鐵才終於打算採購新的軌道檢測車,《壹週刊》調查,該採購案採最低標,最後得標的鑫通資源公司,居然能以低於原預算金額多達8400萬的1.78億元決標金額,取得原本2.625億元的檢測車標案。
該人士指出,鑫通以低價搶標,打算整車自己打造,卻似乎忽略了自身技術能力,東拼西湊的結果就是交了車卻無法驗收。鑫通自製的軌道檢測車,除了機油冷卻系統與合約規格不符,作為軌道檢測最核心的X光機等無線檢測儀器,也拿不出原產地國的輸出許可,當然讓台鐵退避三舍而拒絕驗收。
另名台鐵內部人士則透露,鑫通預先投下成本閉門造車,沒想到卻卡在無法驗收拿不到錢,讓鑫通非常著急,偏偏當時工務處負責驗收的承辦人,對台鐵行車安全相當堅持,在初勘時就列出種種缺失,要求軌道檢測車必須完全按照合約規範驗收。
期間鑫通也沒放棄與該承辦人「協調」,不斷希望他在工程進度相關會議上,只提可以改善的缺失,不要提無法改變的缺失,以免這些無法改善的缺失浮上檯面,見光死讓將整個標案陷入僵局,但承辦人依然拒絕在相關文件上簽名同意變更設計,成了十足的擋路石。
外傳,鑫通找上台鐵高層求助,由高層指示工務處可將原合約規定的液壓機油冷卻系統,變更設計為鑫通目前完工的電動冷卻系統,並輔導鑫通取得相關許可或認證,務必讓軌道檢測車通過驗收。就在此時,寸土不讓的驗收承辦人,接下來就「剛好」被調職到東部,換人接手檢測車驗收業務。
台鐵向鑫通購買新一代軌道檢測車,已決標兩年,去年交車至今近一年半仍無法通過驗收。(讀者提供)
台鐵向鑫通購買新一代軌道檢測車,已決標兩年,去年交車至今近一年半仍無法通過驗收。(讀者提供)
對此,台鐵表示,為汰換已使用近40年之EM80軌道檢查車,台鐵2015年7月與鑫通簽約採購新式軌道檢查車,2017年5月鑫通竣工交車後,台鐵檢驗時發現其變速系統所採用「電子驅動冷卻馬達風扇」與規範要求「油壓驅動馬達風扇」不符合並要求改正,經公共工程委員會調處,鑫通同意依台鐵要求改正恢復規範設計。目前鑫通公司己完成改正,台鐵將繼續由依契約規定辦理檢驗事宜,待驗收全部完成後始會付款。
台鐵也另外說明,鑫通所生產的新式軌道檢查車,其軌道幾何量測系統係採用美國ENSCO公司的慣性檢測技術,該慣性檢測技術是基於慣性原理,使用光纖陀螺儀、加速度計及非接觸式雷射照相感測器,對軌道幾何中的軌距、高低、方向、水平、平面性參數進行量測,並非採用X光掃描檢測器材,因此採購契約並未要求立約商提供該元件原產地國輸出許可證明。
鑫通業務副總鍾育承也呼應了台鐵說法,他解釋鑫通從決標後交車期是20個月,去年5月已交車並未延誤,但鑫通當初好意將涼油系統自行升級為較先進的電控系統,捨棄原先較為老舊、笨重的液壓系統,但有第一線的台鐵員工反對,鑫通於是在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調處下,同意改回液壓系統。
至於台鐵所述,新型檢測車使用的ENSCO系統,鍾育誠強調,這款系統是世界知名的軌道檢測系統,鑫通也絕對擁有合法的進口證明,相信全車很快就能進展到動態測試,順利完成驗收。(撰文:蔣永佑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